文|晓荷
台湾休耕的农地中,常会长满鬼针草。 虽然它是草不是菜(其实它的嫩叶可食),又因为针太容易黏衣服,会造成一点不方便,一般来说农人不喜欢它。但是,如果能够善用它,鬼针草对于土质的改良,也有很好的效果。 台湾有一些务农的人,以为鬼针草长太大时,会吸收掉土壤的养份,妨碍自己将要种植的青菜;却没有想到,鬼针草野性强,长得快、长得高,对农地起了很好的作用。 它越高根也越深,能够把土壤深部的营养带入它的植株内。 这个植株枯死分解之后,营养即留在土壤表层,对于短期耕作的浅根作物,如稻米、蔬菜和花生、红豆等杂作类的农产品帮助很大。 另外,植物的根越深入土壤,也越能帮忙松土。但是,如果在很小的时候就拔掉它,鬼针草就失去以上所说的这些作用了。 越大越老的鬼针草砍掉以后,分解所需要的时间越久。有一些农友以割草机把它切成小段,让分解的时间缩短,使它的养份早一点被土地利用。 不过,如果能让它慢慢地分解,时间越长参与的小生物与微生物就越多,也越能使土壤因生态丰富而肥沃,这样的土地种植的农作物,人类需要的营养也就越丰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