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相疼惜

互相疼惜

文|曉荷

曾經,有一位台東的居士,帶我去?觀他的男眾老菩薩的梨園。

老菩薩已經七十多歲了,十分勤勞,粗重的工作,都不假手他人。他滿面笑容、和靄可親,好客、又樂於助人。

他很高興我們的到訪,帶著我們去他的梨園繞了一圈。

他的梨園地面非常乾淨,幾乎到了寸草不生的地步,在梨園內走動,非常地順利快速,只發了大約二十分鐘,兩三分地就繞完了。

他的管理方式相當科學,手中握著測量水果甜度的儀器,到處測量這顆水梨,是不是可以採收了。

他們家也種蔬菜,遠一點的地方的菜,是賣錢用的。住家旁邊的一塊地種的菜,是給家裡自己吃的。

他的女眾老菩薩告訴我,這一塊地的菜沒有消毒。後來,我才知道台東地區的農友,習慣把打農藥稱為消毒。

 

據說,目前台灣一般的慣行農法,收成一季的水梨,大約要打十來次的農藥。有一年梨山的二十世紀梨,一顆兩塊錢,不知果農怎麼過日子?

身為農人的女兒的我,相當了解農人的辛苦。穀賤傷農的話,我也深深地體會。

但是,身為消費者的人,心理想的是:我希望買到又便宜、又沒有農藥的蔬果。

何曾想到,農人的生計問題?身為農人的人,又可曾想到,農藥對蟲有多麼悲慘?

對於打農藥的人自身,有多大傷害(農人得肝癌的很多)?對別人和整個大環境,又有多少問題?

沒有非打農藥和殺草劑,真的不可能維持下去嗎?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,如果能彼此互相疼惜,對於農地裡的一切生物和微生物多一點慈悲,也許更能夠靜下心來,找到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雙贏,人和蟲之間互惠的對策,以及對於環境更好的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