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陈海晏
十二生肖中,放刁撒泼者,莫过于猴。发酵过程亦是,环境不具足,不发就是不发。若条件合适,菌类数目以对数成长,想拦都拦不住。
就西方生物科技的微观,发酵是菌类将物质分解,易于消化吸收。用于固态,常见成品如面饼糕点;用于液态,则如酒醋酵素。酶是种非活体细胞的物质,其发酵而得的产品,即「酵素」。
上古時期,漁獵、遊牧的生活型式,溫飽難有餘糧。待得農業扎根,才有機緣。五穀雜糧、水果,是澱粉、果糖的來源。備妥原料灑醱,酒醬醋茶才能齊備。因糧食珍貴,若釀製失敗就成了灑潑農家糧食。閩南語謂灑潑,係指規模大且急驟,用來形容發酵過程,也很貼切。【灑潑雨】,即午後一陣快雨夾雷時晴,非指西北之雨。【撒潑】則是形容女子撒野潑辣,今寫【三八】,可惜記音未留義!
发酵看似蛮不讲理,不确定性难以降伏。若能察其过往、究其何以、导其所由,善用具撒泼性质的酶、菌类、微生物,当得新神农之美誉。
今人把酒酱醋茶、馒头包子、面包起司、腐乳豆豉、红糟甜酒酿、酸奶泡菜等,皆称发酵品。
連製造抗生素,都需要發酵。
食品、生化、醫藥、農業,不能一日無此君。據聞,人們因野猴吃了天然發酵的水果,變得易抓捕,才發現猴兒這個不能說的秘密。五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,出土大量酒器。夏商周有許多酒醬醋的記載,顯示中國人很早就掌握發酵技術,代代相傳迄今。
《齐民要术》、《天工开物》,我们得窥古人发酵及量产技术。中国以农立国,讲究勤俭应天,农户们几乎都懂得腌渍发酵。汉字象形,仿佛一幅幅精彩图画,承载先民经验。比起拼音文字,象形文字不因语音变动而失传。与口耳相传对比,文字更不受空间、时间的限制。藉由汉字今昔镜,或许更能了解这些陪中国人走过五千年的菌友。
发酵型式,有自体发酵、转化发酵两种。以型式观之,颇具禅意。本自具足者,自悟得道,因缘成熟,当下即证大圆满。转化者,需其他友善菌参与,一如行道体证时,不可或缺的增上缘。发酵三要素,是环境、原料、菌种。酿造环境,多以陶器封存,汉字记曰酉、缶,如酦酵酒醋坛缸。原料来自米、麦,即面糕糟粕。菌种虽渺不可见,但推测与原料关系密切,记为麴粷䊈。
麦有甲骨文、金文,麴字从麦,只有篆文。故知,殷商时期,小麦已来到中国。在商周之际,中国人已懂得用麴菌来酿酒。如《尚书‧商书‧说命》:「若作酒醴,尔惟麴蘖」。现代科学认为,微生物把淀粉或果糖,分解成葡萄糖;后葡萄糖再分解成酒精、二氧化碳。得酒精者,称酿酒。若大量醋酸菌侵入酒液,则苦酒满缸。苦酒,醋之别名也。
麴在闽南话读「壳」,俗称酒母、酒饼。它以米糠、麦麸为原料,添中草药为辅料,加少量白土为填料,再接旧麴,调适量净水,控制温湿度条件来培养麴胚。因麴胚断面为白色,故称为「白壳」。
把长籼米蒸熟、发酵、烘干等手续,让菌种长在熟米上,令整颗米呈红色;因红麴菌而得之物,坊间称红麴。据传红麴,始于郑成功引匠来台而得。西元一九三○年,日人中泽亮治、佐藤喜吉,从台湾民间使用的红麴,分离出优良菌种,命名为Monascus anka,anka即闽南音「红壳」。
红麴不仅是天然着色剂,亦可用来保鲜。东汉《神农本草经》、五代十国的《清异录》、南宋《北山酒经》、明朝的《本草纲目》、《天工开物》,都提到红麴在酿制、发酵、烹调、入药、防腐等功效。
成块的麴,俗称饼麴。 《方言》、《说文解字》对饼麴称呼,有麰、麴、曲、麸等。汉代制麴技术大开大阖,宋朝则集前朝历代之大成。就典籍文字推断,白壳始于三代,盛于汉朝,流行于北方;红壳始于汉代,盛于宋朝,流行于南方。
在食物改变过程,参与的友善菌多,称为发酵;友善菌少,则是腐败。人们喜发酵、恶腐败。正如白昼,也有夜晚,是一体两面。执其两端,善用其中,当利益群生。
谚云:「南人食米,北人食麦」,台湾得天独厚,集大江南北食材。台湾先民多来自东南沿海,因盛产稻米、蔗糖、绿豆,故糕饼粿承袭南方,口味偏甜。荷兰人引入小麦,迄今台中大雅仍有麦乡美誉。尔后日人据台,尽用蔗糖之味、和风甜点大行其道。国府来台,风雨飘摇之际取得美援;麦香暖人脾胃,也稳定人心。一时,包子、馒头、豆沙包叫卖声扬,面包、面粳、面线糊面面俱到。
面包,也作面麭、面饱,闽南语读「胖」。其音袭日语「パン」,而日音来自葡语「pão」。此物澳门亦有,即葡饱。既敢曰饱,可是欧风壮汉,个个大如脸、巨如盆。麦好酵浓时间足,嚼之有味,系拜自然发酵、天然食材之赐。 「胖」滋味,达人知否?
多亏菌友这般洒酦,才有风味转变。豆腐、腐乳、酱油,更是离不开菌友们的通力合作。酱油自酱演变,初期剁泥拌匀,古曰醢,后称酱。荤酱酦酵生成的汁液,富含油质,故称「酱油」,是皇家秘制调料。平民改以豆类仿制,闽南语之「豆油」也。不仅风味相似,又少杀业,故广为流传。随佛教僧侣,酱油遍及日本、朝鲜、东南亚。
因腐败,有人计较着菌友的桀骜不驯。反面来看,也因她们五千年相伴,食物才呈现更多滋味。值此虚假造作年代,人与菌友的生活都很艰难。利他为己,愿得缸坛千万,大庇天下菌友俱欢颜。你野我蛮不争辩,再续善缘五千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