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藏養生
文│林亞貞營養師
冬三月,此為閉藏。水冰地坼,勿擾乎陽,早臥晚起,必待日光,使志若伏若匿,若有私意,若已有得,去寒就溫,無洩皮膚,使氣極奪。此冬氣之應,養藏之道也;逆之則傷腎,春為痿厥,奉生者少。「黃帝內經」。
冬季是一年中氣候最寒冷的季節。冬季之風為北風,其性寒。「寒」是冬天氣候變化的特點。經歷了秋天的容平,萬物「收」到一定階段,那就要蘊積能量,準備春天再次生長。冬天在五臟對應腎,「冬不養精,春必病溫」,應保暖避寒,起居宜早睡晚起。
每年到了冬天,就是我全副武裝的時刻,打從穿的,帽子、口罩、圍巾、外套、毛襪一一俱全,天冷忍不住就想躲進溫暖的棉被裡冬眠去。手腳冰冷一直是多年的困擾。以中醫角度來說手腳冰冷就是氣血循環不良,而我們的生命狀態都跟氣血循環有著密切的關連。
氣血循環良好,組織器官的可以運作正常,散出來的熱必然順利的到達體表,有正常的體溫;反之如果氣血循環不好,或是組織器官的運作失常,無論是過多或不足的熱或散發的熱無法及時排出,這些都會造成體溫的異常。氣血循環不良,各個臟器或部位上也容易出現新陳代謝疾病、下肢水腫、筋骨酸痛、臉色發白、掉髮、睡多但容易疲倦、多夢、易驚慌等。這種氣滯血瘀的結果,身體某些部位或細胞阻塞,使循環不通暢,人便容易生病。所以,氣血循環關係著個人的健康狀況,氣血通暢,則百病不生。
如何改善氣血循環不良,尤其在這寒冷的冬天,諺語說「冬天進補,開春打虎」,表示冬天是最佳進補的好時機。人體的消化機能也比春夏活耀,胃液分泌增加,食量增大。食物的進補盡量不要太過油膩,尤其對於腸胃消化不好的人是一種負擔,以好消化吸收的純淨食物,將食物營養送至身體所需部位,補充寒冷消耗的熱量。另外食材適當的進補可以幫助身體氣血循環,包括:紅糟、酒釀、桑椹酵素、桑椹精等外,還有一些補氣藥材:人蔘、黃耆、四物等,與一些在山野森林間可見的青草:山葡萄、酸藤、血藤等,自古以來就有人取來泡酒、煮水煎服、熬煮烹調,是非常天然保健養生藥材。
山葡萄
生於山野間,多年生草本,植株與葡萄相似,比較細小。
味甘酸、微澀,性平,無毒,入肺腎經。清熱解毒、祛風除濕、消腫、補腎明目、散瘀活血、止血、抗菌消炎、減少老年筋骨酸痛、退化等。
酸藤
多年生常綠藤木;全株含有乳白色汁液。葉表面為深綠色且有光澤,葉背則近粉白色。夾竹桃科,葉片帶有酸味,能生津解渴,早期原住民常摘它的嫩葉當作鹽的代替品。
味酸澀,平,可以入藥,味酸,具有清熱解毒,活血消腫,治咽喉痛、口腔破潰、牙齦炎、慢性腎炎。也有安神、舒筋,通絡,尤其失眠引起的肝火旺、筋骨酸痛或腦神經衰弱都有幫助。
血藤